5部經典反戰片以及名言佳句推介|不管是哪一方,戰爭裡受傷的永遠都是善良的那方。

烏克蘭俄羅斯局勢緊張,戰火波及烏克蘭國內多個城市,在社群媒體上,都可以看見各國的人民主動吹起和平的號角,戰爭離我們很遠,但它卻可以隨時發生。
只有那些真正經歷過生離死別的人,才會明白『和平』的重要性,人的一生不只有名和利,更重要的是『和平、自由、健康』。
有許多電影也在告訴世人和平的重要!反戰的定義很廣,對於小編來說,只要電影能夠真真實實地呈現出戰爭的無情,就是一部成功的反戰電影!

接下推介的幾部反戰的經典電影,願和平照顧世界的每一個人。

1.《穿條紋衣的男孩The Boy in the Striped Pajamas

穿條紋衣的男孩》於2008年發行,由導演Mark Herman執導,並改編自約翰.波恩的同名原著小說。劇情主要講述兩個八歲男孩的友誼,一個納粹軍官的兒子,另一個則是集中營裡的猶太男孩。

穿條紋衣的男孩》劇情大綱

一名納粹軍官的小兒子Bruno,跟著家人一起搬離柏林,來到鄉下的新家,然而猶如牢獄般的無聊生活讓Bruno總忍不住從後門溜出去探險。一日,Bruno在後花園的對面發現一座怪異的『農場』,裡面的小孩都穿著『睡衣』而且氣氛古怪,那天Bruno認識了同齡八歲的猶太男孩Shmuel。

穿條紋衣的男孩》電影觀後感

電影的結尾告訴了我們:當死者不再是數字,而是千萬個名字的重量,每一個戰爭裡面,都會有無數個Bruno以及Shmuel這樣的小孩。
這是一部很沈重,同時也很諷刺的一部經典反戰片,背景設定在納粹時期的故事,喜歡納粹系列電影的小夥伴可以看看!

穿條紋衣的男孩》名言佳句

2.《聖誕快樂Joyeux Noël

故事由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發生的真人真事改編,講述1914年的英法聯軍與德軍三方協議聖誕節休戰。此電影後來入圍第78屆奧斯卡金像獎「最佳外語片」獎。

聖誕快樂》劇情大綱

故事發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戰,德法英三國彼此在壕溝戰中僵持不下。當聖誕夜來臨時,三軍的疲憊與思鄉之情早已遠遠超過了在戰場上奮勇殺敵的決心,而在某種機緣下,三國的軍隊竟然放下手中的武器握手言和,一起度過這特別的節日。
但當三軍休戰時,劇情卻又呈現了人性美好的一面。導演並沒有用很煽情的手法來描述這個神奇的過程,而是透過軍人間彼此簡單的互動來推動故事。
大家本來彼此不熟悉也不信任,語言又不通,只能笨拙的比手畫腳、交換巧克力與美酒來溝通,這種方式雖然彆腳,卻是無比誠懇真切。而經過了一番交流後,軍人們也發現彼此其實並沒有太大的差異,畢竟他們也都是相同的種族、信奉著相同的信仰、過著相同的節日、也有著相同的思鄉之情。

聖誕快樂》觀後感

片頭用三個國家的小孩各自的獨白來開場,呈現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學童是如何被濃濃的民族主義思想給洗腦。當畫面接著切到前線的戰事時,我們才看到真實的戰場是多麼的可怕,你永遠不知道死亡和明天哪一個會先到來,主角們的無奈痛苦,剛好與片頭學童的慷慨激昂呈強烈對比,也凸顯了戰爭以及人性的荒謬。

聖誕快樂》名言佳句

3.《烈血焚城Full Metal Jacket

烈血焚城》是一部描述美國海軍陸戰隊與越戰的戰爭片,導演為史丹利·寇比力克,於1987年上映。《烈血焚城》上映後好評如潮,史丹利·寇比力克麥克·赫爾古斯塔夫·豪斯福因此獲得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獎提名。美國電影協會在2001年在AFI百年百大驚悚電影將《烈血焚城》排名第95名,被認為是電影史上最出色的戰爭電影之一。

烈血焚城》劇情大綱

劇情是從一群鄉下青年被徵召入伍開始,以大學生戴維斯「小丑」(馬修·莫汀 飾)的第三人視點作主述,新訓基地士官長哈特曼(李·爾米 飾)的操練嚴苛到近乎毫無人性,還刻意唆使全連新兵共同霸凌溫吞遲鈍的勞倫斯(文森·唐諾佛利歐飾),以維持所有人的團結意識。
本來逆來順受的勞倫斯,在一向友善的戴維斯也加入霸凌後終於崩潰,某天半夜拿起衛哨槍彈,高聲背誦操槍守則之後發瘋打死了士官長,接著當著戴維斯的面飲彈自盡,故事的前半到此戛然而止。 

後半段以越共 1968 年發動的春節攻勢開始,在星條旗日報西貢支部服務的戴維斯有幸逃過一劫,可是卻因為說話不得體而得罪長官,被轉派到作戰單位採訪前線故事,因而與新訓同袍「牛仔」「瘋爵」「八球」「野獸」等人重逢,一起參加掃蕩順化的行動。
行動期間,戴維斯親眼見證了牛仔、瘋爵、八球等人的陣亡,並且親身參與圍攻一名越共狙擊手的戰鬥行動。

烈血焚城》觀後感

導演刻意將任何政治或總體因素都撇開,很多戰爭片常見的劇情,例如決策單位看著地圖討論策略的畫面等等,都沒有出現在本片,《烈血焚城》純粹觀察身處戰爭中的個人,是如何面對軍事訓練過程,以及眼前的戰場。有人認為《烈血焚城》是反戰電影,但諷刺的是當年反而有不少人被本片吸引而去從軍,我自己的看法是,本片並未站在反戰或支持戰爭的立場,導演想說的是,反正戰爭就那個樣子,而人性本質永遠會讓戰爭不得不發生。

烈血焚城》名言佳句

4.《硫磺島戰書Letters from Iwo Jima

硫磺島戰書》發生在西元1945年2月16日到3月26日位於日本東南方一座小島上的戰役。由知名演員奇連·伊士活Clint Eastwood)執導這部電影,在金球獎獲得了『最佳外語片』的殊榮,同時也”奪得”了奧斯卡金像獎『最佳音效』的獎項。
而電影中的原創音樂則由奇連·伊士活Clint Eastwood)的兒子Kyle Eastwood與Michael Stevens共同製作。

硫磺島戰書》故事大綱

美國和日本在二次大戰期間,於硫磺島發生激烈的對戰。10年後,數以百計的信件在一片荒寂的沙推裡被發現。那些信真實呈現了當時士兵與指揮官的愛國情操,以及對家人深情的思念。當時,硫磺島對日軍來說,不僅可以向東京提供早期預警,而且能起飛戰鬥機進行攔截,降低美軍對日本本土的戰略轟炸。因此,即使整個戰爭的局勢已經無力挽回,但對日本人來說,只要守著硫磺島,就還有一線希望。所以在硫磺島的日本士兵們,都抱著視死如歸的心態,認為他們的犧牲一定可以保護家鄉的親人。充滿武士道精神的日本士兵,在栗林忠道將軍的帶領之下,以寡敵眾對抗美軍。原本以為會是一場速戰速決的戰役,日軍卻苦撐了將近四十天。雖然最後死傷慘重,也敗給了美軍,但這些士兵英勇奮戰的精神,至今還深深留在人們心中。

硫磺島戰書》觀後感

硫磺島戰書》中出現許多性格鮮明的角色,各自代表著不同的身分、地位、階級與立場,使這部電影層次分明。他們價值觀的對立,更讓故事充滿爆點。
一個是一心希望回鄉探望妻子與剛出生的女兒的士兵。
一個是不顧其他將領的反對,執意進行防禦工事來抵抗美軍的將軍。
一個是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,依然貫徹自己信念的士兵。
他們的故事串連起來才完整了這一部電影。

硫磺島戰書》名言佳句

5.《十個拆彈的少年Land of Mine

十個拆彈的少年》是一部2015年丹麥和德國合拍的歷史劇情片,由馬汀·贊帝維執導和編劇。電影於2015年多倫多國際影展作全球首映,並由丹麥提交至第89屆奧斯卡金像獎角逐最佳外語片的電影。

十個拆彈的少年》故事大綱

1945年二次大戰結束,丹麥即以其人之道向德國報復。先鋒隊上尉伊賓(米基布科斯格 飾)派遣中士卡爾 (羅蘭慕拿 飾),迫令一班受訓不足的德國少年戰俘執行儼如送死的「自願性任務」—拆地雷。這班少年憧憬戰後重建新家園,迎接美好的將來,但首先要活著回家。地雷無情,隨時一觸即爆,然而人非草木,爆炸聲逐漸喚醒了卡爾的良心… 改篇自真實歷史,本片榮獲東京國際電影節「最佳男主角」、鹿特丹電影節及六個電影節的「最受觀眾歡迎獎」,以及美國國家評論學會「最佳外語片」。

十個拆彈的少年》觀後感

相比於那些有著戰爭場面的二戰片,這部《十個拆彈的少年》是平靜的,但是,那些荒涼而靜謐的日常之下,卻隱匿著隨時可能炸裂的危機。地雷不只埋藏在沙土之下,也埋藏在人心和人性的深處。
十個拆彈的少年》講述的就是一個排雷小隊的故事,一個丹麥軍官,看押並帶領著一群德國戰俘男孩,在無人的海岸線上,冒著生命危險,排除一顆顆地雷。某種程度上說,讓這些德國士兵排雷是一種帶有極度惡意報復性的行為,他們曾經占領丹麥五年,現在,丹麥軍人想看著這些敗寇被自己種下的惡果炸死,但是看到這些孩子,又何嘗不是無辜的呢?

十個拆彈的少年》名言佳句


你可能會喜歡


Dira
Dira
喜愛旅行、喜愛電影、喜愛音樂會

最新影評

最新文章

更多相關文章

熱門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