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送院途中》優先場影評:不僅是急救工作的辛酸,更是香港人共有的迷茫感

《送院途中》由卓韻芝編導,古天樂游學修袁澧林潘燦良蘇悅弦主演,預計在5月1日於香港上映。

電影劇情簡介如下:救護員王維跟隨上司石sir調遷到新分局,被安排與同職級的救護隊目馬志業同車。起初王維見馬Sir與自己做事方式不同,擔心影響自己的工作報告。但共事過後,馬Sir讓王維重新認清救護工作的重點是為了拯救每一位傷者。

送院途中》電影海報

《送院途中》以香港救護員的日常為切入點,探討的不僅是急救工作的辛酸,更延伸至人生抉擇、社會矛盾,甚至是香港人共有的迷茫感。

卓韻芝的劇本顯然下過功夫,救護場景的細節、術語運用、急救流程都能把現實狀況反映出來,讓觀眾能近距離感受救護員的壓力與使命。電影不僅僅停留在職業劇的框架,更藉救護車的「移動牢籠」意象,隱喻香港人在生活與理想之間的掙扎。

潘燦良飾演的濟公名言 「有時都唔知向前行緊?抑或被呢架車困住」,道出許多人的心境──究竟是自己在掌控人生,還是被環境推著走?古天樂飾演的馬Sir面臨移民與堅守崗位的兩難,游學修的角色則在規則與人性之間搖擺,這些角色困境某程度上也是香港社會的縮影。

可惜的是,導演似乎有太多議題想表達,導致劇情略顯零碎。例如袁澧林飾演的「爛口Miffy護士」形象鮮明,但角色功能薄弱,出現時機突兀,未能與主線有機結合。部分支線本可深化,卻被匆匆帶過。

電影的剪輯帶有電視劇式的片段感,某些轉場略嫌生硬,情感堆疊不足,以致最後的重大意外場面本該是情緒高點,卻因鋪陳不足而顯得平淡,未能將生死抉擇的震撼力完全釋放。

古天樂潘燦良的演出沉穩,游學修的角色設定本可更有層次,但劇本未給予足夠空間發揮;袁澧林的演出雖有亮點,但角色本身寫得單薄,略嫌浪費;飾演古天樂女兒的小演員演出卻有驚喜。

《送院途中》職業細節真實,主題具反思性,尤其適合對香港現狀有共鳴的觀眾。然而,敘事與剪輯節奏的失衡,讓它未能成為一部尖銳有力的作品。

送院途中》優先場票根

感謝天下一電影邀請參與《送院途中》優先場!

《送院途中》電影預告

🎥電影資訊

送院途中的電影海報

送院途中

Vital Signs(2025)

送院途中的Enjoy評分 B送院途中的影評2

救護員王維跟隨上司石sir調遷到新分局,被安排與同職級的救護隊目馬志業同車。起初王維見馬Sir與自己做事方式不同,擔心影響自己的工作報告。但共事過後,馬Sir讓王維重新認清救護工作的重點是為了拯救每一位傷者。

送院途中的電影海報

Kelly
Kelly
相信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部港片,香港電影的忠實支持者🥺

最新文章

更多相關文章

熱門文章